近日,中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一度度由阳光转化的“绿电”,正源源不断地为山东乃至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力。截至4月12日0时,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已发出“绿电”1.21亿千瓦时。
中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周星亮 摄
滨州市依海而生,拥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与130余万亩沿海滩涂,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滨州市大力推动光伏、风电开发,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加速集聚并初具规模。
2024年4月28日,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在滨海镇开工。该项目用海1.58万亩,总投资34.89亿元人民币,采用桩基固定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169万余块,敷设电缆超8000公里,送出线路最大跨距1273米。
项目部管理人员正在巡查光伏区。周星亮 摄
华能滨州光伏项目是国家海洋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首个获批的光伏用海项目,属于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项目,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
“海域立体确权通过分层界定海洋权益,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项目经理刘章军解释说,项目正围绕“能源+产业”等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寻海洋资源合理运用的专业路径,推动光伏发电从陆地走向海洋,实现光伏发电场景拓展的新突破。
据介绍,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充分利用滨州市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在滩涂水面架设光伏板,因地制宜采用“渔光互补”“盐光互补”模式,在发电的同时兼顾海水晒盐与提溴等,实现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技术人员检测光伏支架螺栓紧固度。董晓斌 摄
“光伏板倾斜角度经过精密计算,既能保证发电效率,又为下层养殖留出适当光照。”刘章军指着光伏阵列介绍,该项目在海域上构建起“发电—养殖—制盐”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
刘章军介绍说,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滨州市沾化区相关人士表示,华能光伏项目不仅带来清洁电力,更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渔业等配套产业发展。未来,该项目还将为中国沿海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光伏向海”经验,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更广阔的蓝海。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宁夏财经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宁夏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广告热线: